●承担国家、省部级重点项目21项,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面向冲击地压矿井防冲钻孔机器人”研发。
●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8项,拥有有效专利100余项,5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,8项产品认定为山东省首台(套)技术装备,4项场景入选工信部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优秀场景。
●2021年至2024年,天河科技销售收入从2.28亿元增长至4.43亿元,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4.75%,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9.48%。
在矿山智能装备领域的壮阔版图上,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同一颗璀璨的星,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硬核底气,稳居行业领先之位。
多年来,公司聚焦煤矿巷道掘进领域,在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工艺的研发之路上深耕不辍,逐步蜕变为集高端煤机装备研发、制造与销售于一体的行业标杆。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、国家绿色工厂等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,不仅是对其雄厚实力的最佳佐证,更清晰勾勒出它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浪潮中,以领军者姿态阔步向前的雄劲身影。
走进天河科技制造车间,智能化生产场景扑面而来:智能掘锚机装配区,工人精准对接机载锚杆钻机与掘进机身,确保部件“零误差契合”;智能监控屏实时跳动生产节拍、设备负荷、质检数据,参数偏离即触发警报,技术团队快速响应保障高效运转。
专注于煤矿巷道掘进领域的技术突破,天河科技已构建起涵盖煤矿高效智能掘进装备、混凝土施工装备、粉尘防治装备、冲击地压防治装备及煤矿机器人的五大系列核心产品矩阵。凭借过硬的品质与技术,公司不仅赢得华阳集团、华能集团、中煤集团、潞安集团等国内大型煤业集团的长期信赖,更成为徐工集团、铁建重工等工程装备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。
创新是天河科技的核心基因。公司打造了“核心技术研发+装备制造+工程应用”的独特商业模式,拥有煤矿智能掘进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级研发平台、济宁市矿山智能掘进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市级研发平台,在徐州、济南设研发分中心。同时,与山东能源集团、中煤集团、华阳集团等企业开展长期科技合作,与中国矿业大学、山东大学等高校构建产学研体系,形成多方联动的创新格局。
2020年以来,公司先后与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合作共建“天河科技矿山智能装备研究院”,与西安科技大学合作设立“研究生培养(实践)基地”,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“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研究院”,开展深地—深海智能化采矿技术攻关与高端人才培育计划,提出“科研高地,创新平台,院企一体,产业示范”院企合作新模式,为技术突破与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,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。近四年,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达1.1亿元,研发人员占比超25%。承担国家、省部级重点项目21项,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面向冲击地压矿井防冲钻孔机器人”研发。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8项,拥有有效专利100余项,5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,8项产品认定为山东省首台(套)技术装备,4项场景入选工信部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优秀场景。其中,智能掘锚机以国际领先水平领跑行业,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%;其核心部件机载锚杆钻机更是占据73%的市场份额,稳居行业第一,并荣获“山东省单项冠军产品”认定。
技术与市场的双重优势推动企业快速成长:2021年至2024年,公司销售收入从2.28亿元增长至4.43亿元,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4.75%,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9.48%,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。
眼下,天河科技投资建设的“矿山重型掘进施工机器人研发与智能制造项目”已顺利建成,并进入投产试运营阶段。该项目构建了覆盖煤矿施工机器人研发、生产、组装、试验、售后及系统集成的全流程体系,通过自主研发的掘进机智能远程控制系统,结合自主制造的掘锚一体机,创新打造出掘进、支护、运输、除尘等工序同步联动的作业线。
这一突破性成果实现了空间多维度同步支护与工序自动化、连续化作业,平行作业时间占比从20%提升至50%以上,掘进作业人员减少75%,为深层矿区安全开采无人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项目全面投产后,将推动矿山智能施工装备年产能提升至10亿元以上,为天河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5 Casino USDT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